中新广西网10月10日电 “以资源换产业、以空间换时间、以存量换增量”——平南县以“三换”理念力争资源效益最大化。1-8月,该县续建新建县外投资项目118个,合同投资额96.32亿元,本年计划完成投资24.17亿元,实际已到位资金11.80亿元,同比增长42.86%。
据广西日报报道,以资源换产业。地处浔江江畔的丹竹一带石灰石储量达40亿吨,含钙率高达54%以上。以往,该县对小水泥厂发展放任自流,“一方面,造成浪费;另一方面,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。”县委书记覃志清介绍,为此,该县引进华润水泥(平南)有限公司前来投资发展,并为项目做好服务。大企业集团的先进技术、科学管理、雄厚资金和高素质人才的集约优势很快显现,平南落后的建材产能嬗变为该县的主导产业。1-8月,华润公司上交税金8500.6万元,同比增收4595.08万元。目前,该县已依托优势资源形成了水泥、矿冶、制药、绿色食品加工等门类的工业体系。
以空间换时间。走进广西武林港务商业贸易有限公司,只见在目前贵港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堆场上,大小机械设备忙碌作业,作业运输装卸能力在广西同类港口中首屈一指。谁能想到,武林港仅用了一年多时间,就完成了原先十几年没能完成的任务!原来,武林港原是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,按50万吨年吞吐量设计建设。但从1993年开工到2006年,由于种种原因建港停滞。2006年,平南县引导民营企业家吴毅投资港口建设。今年2月,该港即基本完成首期建设投入试运行,可达到200万吨,5万标箱吞吐能力。5年内,将达到年吞吐量900万吨,15万标箱的规模。
以存量换增量。从第一次考察选址到企业投产,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。台资企业钜富(国际)鞋业有限公司走的捷径是:盘活闲置厂房。该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,整套生产设备直接从广东迁入原平南县烟厂厂房,实现最快速度转移,最快速度生产。投资20亿元的金茂化工技改项目如法“炮制”,推进顺利。为协调回收闲置的原县糖厂旧址,县长黄星荣在两个月内多次上门拜会相关企业,用诚意换回了这块重要的发展用地。该项目5月底才试产,今年税收就有望超过1000万元。同时,该县积极构建工业发展载体,平南工业集中区规划占地约25平方公里,目前已完成公开招标规划设计单位的前期工作。而平南镇化工工业集中区、大安电子工业集中区、平山编织工艺工业集中区、丹竹建材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也在加紧推进。 |